位置:主页 > 作文 > 800字作文 >

辛亥革命观后感作文800字

1

《辛亥革命》观后感

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电影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时间定格在一九零七年……

影片一开始便把我引入一位妇女身上,她身戴枷锁一步一步顺着被围观群众开辟的道路中走着。她的步伐铿锵有力,头发凌乱却目光坚定……她就是革命同盟会中的一位妇女代表——秋瑾。她边走边望着周围的群众,尤其是妇女们和刚出生的婴儿们,她的眼神是同情的,也是愤怒的,但她唯有望着这些无知愚昧的所谓的“大清子民”一声不吭地走着。此时她已在脑海里交出了一份对“革命”的答卷:革命并非革谁的命,而是为天下所有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当一位清朝官员对她说:“你的两个孩子快要没母亲了……”而她却坚定地打断:“不,是天下的孩子们失去了我一个母亲。”那位清朝官员听完之后吓坏了,急忙解开枷锁,并让桧子手准备。而秋瑾说完,便毅然走上了断头台……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这看似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又是那么的不平凡。因为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的一声枪响,不仅预示着革命的第一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开端。然后,经过各地义士如雨后春笋般激烈的起义之后,光复了中国的半壁江山。光复完毕后,一个崭新的中华民国从此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武昌首义前后,影片中无数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新生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佩。他们那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熠熠生辉,万古流芳。

而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所谓它的精神,便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和“协作精神”而武昌起义的成功,与湖北革命党人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值得纪念。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并了解辛亥革命,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

2

辛亥革命观后感

历史总是那么真实,却又那么令人难以面对。

百年之前,帝国主义的侵越打破了那沉重的国门,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众多有志之士在屈辱和愤慨中决绝向前,意图壮大中国,扬我国威。

在这片古老宽辽却硝烟四起的土地上,多少英雄人物为了孕育民族自由站了出来,他们是人,不是神,当然害怕面临死亡,害怕那冷血无情的把把屠刀,支支枪管……他们为了真理和民主的自由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的咆哮声惊醒了沉睡中的雄狮。

辛亥革命,一个封建统治下的必然产物。

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的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民主,悄然成立了一个个革命的团体。这些团体成为了革命的火种,成了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也就是他们,当许多仁人志士还在为如何打破帝王统治的镣铐而冥思苦想时,在中国湖北武汉,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为中国从封建统治走向新时代而打响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枪。

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率领士兵鸣枪冲出营房,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经过一夜的激烈奋战战,革命军占领武昌。几日后,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两百多年的清皇朝,还使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也同时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这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为走向民主共和奠定了基础,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这次革命是偶然爆发的吗?不,他是必然的,只要中国还处于贫穷愚昧的,只要中国还处于落后挨打的,这次起义一定会爆发,它是封建统治下的必然产物。

时过百年,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先烈们的革命事迹。是他们的鲜血和他们的生命的铺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而作为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质,努力学习,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祖国,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3

辛亥革命观后感

“爸爸,什么是《与妻书》?”餐桌上,我一脸郑重地问道。

“是林觉民写的吗?‘书’就是信的意思,‘与妻书’就是写给妻子的信。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因为今天我们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那个林觉民在参加广州革命前给妻子写的,他被清皇朝残忍地杀害了,我觉得他为了革命慷慨赴死的精神真令人敬佩1

从前老师对我们介绍各种革命的时候,我总是听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这次看完电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到底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

电影里孙文说:“革命就是救治中国。”

100年前被杀害的第一位女革命烈士秋瑾说:“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为了这种理想,秋瑾临刑前可以笑着带着木枷、拖着脚镣,她的笑容是那么从容、那么温馨。尤其是当她看到那个正在妈妈怀里吃奶的孩子后,她轻轻地停下了脚步,她的眼里流露出母爱的光辉,那一刻我在她的亲切的笑容里悄悄留下了眼泪。

黄花岗被害的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说:“革命是为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为了这种理想,当敌人企图劝他投降时,尽管满脸血污,他却极其坚定地说:“不必了,我们一同举事,一同赴死,我不能例外。”当我看到他的遗体在水中浮沉,最终被同盟会会员冒死打捞上来的时候,我震惊了,我从没想到:原来有这么多人愿意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无论是当时的大元帅黄克强,还是战场上默默无闻的“小湖南”;无论是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的徐宗汉,还是为革命饮弹身亡的唐曼柔,他们全都是拿生命当砖石,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之中,他们渴望建立“共和制”国家,他们渴望实现民族的复兴与富强。

正是因为理想,他们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出无穷的力量,才能赢取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现在的我,还是一个正在求学的孩子,我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求学的道路上逐步找到可以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方向,一旦理想确定,我必将向那些勇士们学习,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将勇敢地走下去!

我愿那些在革命征途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4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

想起辛亥革命就想起了懦弱无能的清政府,想起了闭关锁国。国门被轰开,主权被践踏,想起了那些屈辱的历史。因此,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它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它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它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始终是利大于弊。

辛亥革命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固有的世代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贯穿着一种勇抓机遇,顽强拼搏的果敢精神。而这些精神正体现在不同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体现在新中国成立至今领导人身上。

辛亥革命在莫种程度上也是失败的。因为袁世凯窥取了胜利的果实,他是叛徒,他出卖国家来服务帝国主义国家。导致了人民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没能重视三民主义,为人们所唾弃。

辛亥革命在清政府的强压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当时革命军面临着武器不先进等问题还能取得突破说明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如果当时清政府的君主开明圣贤,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实行改革,使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何乐而不为;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当时没有人才,人们被书本儒化,钝化。意识不到。当时清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导致大门洞开。金银大量流出,圆明园背毁,当时统治者也太迂腐,抹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也抹杀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他们不重视国防能力,只在朝野上勾心斗角。他们以为中国地大物博。一次战役成功了。就忘乎所以,而不分析为什么成功,连续失败也无所谓,用赔钱,割地来保全自己。他们为了利。加大赋税,对帝国主义者惟命是听,对人民不停压榨。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取帝国主义者的开心。着也难怪会有辛亥革命,清政府会破灭,封建制度被毁,这全部是必然。

我为在当时还有拯救人民的人而兴奋,正是他们保护了国家,包伙了人民,使人民不在愚钝,让各种思想在人群中散步开来,正是有了这些思想,才有了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声的成功。因此它是值得纪念的。

辛亥革命值得纪念。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赞扬,值得我们学习。学习并了解辛亥革命,也是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与坚强同行作文800字 关于成熟的作文800字 关于成熟的高中作文800字 白杨树作文800字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800字 成熟的标志作文800字 学会坚强作文800字 从挫折中学会坚强作文800字 坚强作文800字

推荐热门

关于成熟的高中作文800字 关于成熟的作文800字 与坚强同行作文800字 白杨树作文800字 坚强作文800字记叙文 坚强作文800字 从挫折中学会坚强作文800字 学会坚强作文800字 成熟的标志作文800字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800字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