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其他 > 文言文名篇 >

郑伯克段于鄢 原文及翻译

朝代:先秦

作者:谷梁赤

原文: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译文

克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够的意思。能够做什么呢?能够杀人。为什么不直接说杀呢?因为要表示出追随共叔段的人很多。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呢?因为假如国君杀了嫡亲的长子,或者同母所生的弟弟,便用国君的爵号称呼他,文中既然已经称呼郑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了。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共叔段应当是公子,也不称他为公子,这是对他的贬斥,因为共叔段已经丧失了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道德以为。但是《春秋》鄙视郑伯的程度超过了对共叔段的批评。在什么地方超过了对共叔段的批评?因为经文并未对郑伯想尽一切方式,想要杀掉弟弟的意愿提出批评。但经文说在鄢这个地方杀掉共叔段的,表明共叔段已经跑到远离郑国都城的地方了。就好比说是从母亲的怀中夺过婴儿杀掉,这又是郑伯做得过分的地方。既然这样,那么对郑伯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不要急着追杀已经逃远了的乱臣,而应该遵循兄弟之间相亲相敬的道德。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小石城山记原文及翻译 杂说四·马说原文及翻译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及翻译 文韬·文师原文及翻译 李贺小传原文及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及翻译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与翻译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推荐热门

问说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与翻译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及翻译 李贺小传原文及翻译 文韬·文师原文及翻译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及翻译 杂说四·马说原文及翻译 小石城山记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