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其他 > 歇后语 >

描写人行为说的歇后语

叫葫芦落水—吞吞吐吐

【注释】葫芦落人水中,葫芦嘴儿将水吞进吐出气泡。形容说话有顾虑,有话想说又不敢直说。

【例句】(韦耿田说:)

“谁喊你倒的?”“是……是……是我正向晒场走咯!”不要葫芦落水,吞吞吐吐!“我讲,我讲!”(广西军区政治部《雨后青山》)

孔夫子打呵欠—满嘴文气

【注释】讥讽人说话文给给的,书生气十足。

【例句】铜小山说:“本斋叔说得好,咱们都是练拳脚的,应该是患难之交朝朝有,酒肉朋友一世无。一家有难,众人相帮。”金震河抹了抹脸上的水,对铜小山说:“你这小子是孔夫子打呵欠—还满嘴文气呢。”(马国超等《马本斋》)

癫蛤蟆吹唢呐—有啥好听

【注释】唢呐:乐器名,形状如喇叭。癫蛤蟆腹大气朦,但让它吹唢呐,却发不出美妙的乐声,故为“有啥好听”。比喻某人说话无水平,不好听。

【例句】陈忠这家伙那个丑态,让人觉得十分恶心,但他灵机一动,心想“以毒攻毒”,倒也是个办法。于是故意说道:“连长,癫蛤蟆吹哨呐,你哼的有啥好听!”狼吃狼—对着嚎

【注释】嚎:大声哭叫,也指狼的长啸。狼善嚎叫,谓之狼嚎,尤其在猎食时更甚。比喻双方大声叫喊、哭闹。

【例句】哈哈!狗咬狗,两嘴躁,狼吃狼,对着嚎。这才真不假呢!(曲波《戎萼碑》)

榔头敲钢板—叮当响

【注释】形容说话声音响亮。

【例句】王勤是机修厂的钳工,还是理论队伍成员呢,最近被到厂办公室写材料。他格憨直,冲动,讲起话粗喉咙大嗓,就像榔头敲钢板—叮当响。(李炳镇《枫岭晨曲·夫妻之间》)

普通话煮红薯—半生不熟

【注释】形容人普通话说得不够标准、不熟练。

【例句】绰号为“牛屎饼花”的村广播员姜红豆,每天早、午、晚播音三次,姜红豆说,她用的是“很普通的话”。村里人说,她是“普通话煮红薯—半生不熟”。(李佩甫《羊的门》)

嗓子眼里卡了根骨头—说不下去了

【注释】指语塞。

【例句】马玉池忙说:“那是当然,我一定督促下属,严加防范……”他嗓子眼里像是卡了根骨头,再也说不下去了。(王英先《枫香树》)

属夜猫子的—穷叫唤

【注释】夜猫子:即猫头鹰。猫头鹰在夜里叫个不停,故为“穷叫唤”。比喻瞎嚷嚷,乱叫。

【例句】梁森的牛眼狠狠地瞪着梁钦山,没好气地说:“事情没办成,传得倒快!属夜猫子的,穷叫唤!”喜鹊登枝—呱呱乱叫

【注释】责骂人盲目叫嚷。

【例句】小诸葛指鼻子指眼地说:“我说彭大嘴,你怎么光是喜鹊登枝,呱呱乱叫啊?你这钱串子脑袋,拨拉着算盘珠儿走路的人怎么倒撞起城墙来了?”(周骥良《吉鸿昌》)

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

【注释】吃泡泡糖,有吹泡后吞到嘴里咀嚼后再吹泡的重复动作,故为“吞吞吐吐”。形容欲说又止、犹豫不定的样子。

【例句】大叔忍不住了:“有话快说,别小孩吃泡泡糖,吞吞吐吐的!”羊脂玉掉在青石板上—进脆儿透酥

【注释】羊脂玉:一种美玉,像羊脂一样雪白。形容说话声音清脆。

【例句】他是南京人,向来是口齿清利的,说出句把话来,我可以包得住是羊脂玉掉在青石板上,迸脆儿透酥的。(《冷眼观》)

咬着半截舌头—吞吞吐吐

【注释】指话说得含糊不清。

【例句】“我不想图神画鬼,宣传迷信。”“打开天窗说亮话,别咬着半截舌头,吞吞吐吐。”(刘绍棠《十步香草》)

硬舌根子说绕口令—不顺嘴

【注释】指说话不流畅。

【例句】她今晚演出的《花为媒》是新凤霞的丈夫吴祖光的改编本,文学强,拍过电影,可是大口落子唱起来,好像硬舌根子说绕口令,很不顺嘴。(刘绍棠《这个年月》)

纸糊的驴—大嗓门儿

【注释】驴的叫声本来就响,纸糊的驴,内脏是空的,显得嗓门(喉咙)

更大。比喻说话声大,乱喊乱叫。

【例句】孙桂英小声说:“你别纸糊的驴大嗓门儿乱喊乱叫,到那儿,把他叫到门外边再说。”(浩然《艳天》)

嘴上抹石灰—白说

【注释】嘴用于说话,石灰是白色的,故为“白说”。比喻说了也没用,或只说些没有用的话。

【例句】我有俺、俺哥,还有观音保给做主,你吃不了人!嘴上抹石灰,你白说说哇!活不是你丁家人,死也不做你丁家鬼!(刘江《太行风云》)

【也作】嘴上抹石灰—白刷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描写事业窘境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机遇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根基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有把握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阴险毒辣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臭味相投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用人不当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学识的歇后语

推荐热门

描写坏人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阴险毒辣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有把握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根基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机遇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窘境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无力胜任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学识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用人不当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臭味相投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