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其他 > 歇后语 >

描写人行为吃喝的歇后语

哀梨蒸食—可惜了好东西

【注释】哀梨:即哀家梨,相传汉朝株陵(古县名,治今江苏江宁县南袜陵镇)

人哀仲家梨树上结的梨,个子大且味道好,被称为“哀家梨”。指费或糟蹋了好东西。

【例句】向明见他牛吃蟹般地大嚼一通,无奈地笑笑说:“哀梨蒸食,只是可惜了这点好东西。”(刊)

半夜里不见了头子—攘到贼肚里

【注释】攘:刺,扎。夜间用,是对付来偷盗的贼,不见了头子,则是刺进贼的肚子里。攘又有贪吃之意。指东西被人偷吃了。

【例句】这几片糕刚放到桌子上就不见了,半夜里不见了头子,不知攘到哪个贼肚子里去了!

裁缝丢了剪子—只有尺了

【注释】裁缝:制作服装的师傅。剪子和尺子是裁剪服装的主要工具。丢失了剪子,就只剩下尺子。尺:与“吃”谐音。比喻只记得吃,或者只有吃的意思。

【例句】我说马主任,卫生检查11点来厂检查,快晌午了还检查什么?大概是裁缝丢了剪子,只有尺了吧!

大热天吃水捞面—可口又顺溜

【注释】形容饭菜味道可口、口感爽滑。

【例句】豆青婶送上一盘妙豆角,一盘拌黄瓜,一小碗花椒、蒜末、葱丝儿炸酱油,又提来满漂漂一柳罐斗井水倒进绿釉大盆,然后手拿策篱,把细如游丝的龙须面捞进盆里过水,捧到饭桌上;这正是大热天吃水捞面,可口又顺溜。(刘绍棠《烟村四五家》)

店房里的臭虫—咬客

【注释】指主人反过来受到客人的招待。

【例句】见小不见大的赵聚财,一听说还要吃饭,大挽起两只胳膊,说:“这这这,这不成了店房里的臭虫,还咬客哩,可就太不像话了。”(刘江《太行风云》)吧!”德强笑着说:“不怎的,肚子里长出铁来—瘪不下去啦?”(冯德英《苦菜花》)

肚子长出铁来—瘪不下去

【注释】指肚子里很饱。

【例句】姜永泉忙招呼道:“你们可饿坏了吧!咱们带有‘大馒头’。

快吃扁屎捡了个大花饼—口福不小

【注释】口福:能吃到美食的好运气。指人有赶巧吃到好东西的福气(含诙谐、挪偷意味)。

【例句】他听王二愣绘声绘色地一说,高兴得笑眯了两眼,用标准的四川口音说:“王二愣,你‘厨屎检了个大花饼—口福不小’啊!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大家喝碗鲜鱼汤改善改善!”(柳炳仁《玉树琼花》)

旱香瓜—另个味儿

【注释】指与同类食物味道不一样,另有好的味道。

【例句】原来这摊上的酒跟别处的不一样。真是旱香瓜—另个味儿。(齐信英等《红玉·鸦头》)

喝了红薯烧酒—讲酒话

【注释】红薯烧酒:用红薯酿制的白酒,度数较高。指人酒后说出不该说的话。

【例句】什么?什么?你老伯喝了红薯烧酒讲酒话,怎么拿唐僧上西天取经来打比,那是封建迷信,我们这是农业革命!(古华《芙蓉镇》)

黑瞎子抹蜂蜜—能品出啥味道

【注释】黑瞎子:熊。熊虽然吃蜂蜜,却不能品评蜂蜜的味道。讥讽人品尝不出饭食的滋味。

【例句】呸!人儿蔫头蔫脑的不起眼儿,口味可挺高,黑瞎子抹蜂蜜,你能品出啥味道来?将就点吃你的得啦!(刘亚舟《男婚女嫁》)

轿车的骡子—单喂

【注释】骡子:驴与马交配所生的杂种。指人享受与众不同的待遇,不让别人分享。

【例句】哥哥自幼便是轿车的骡子单喂,吃头份儿,穿头份儿,被宠惯得馋、嫩、贪、滑,真松假刁,嘴硬身子软,驴粪蛋儿外面光;三十多岁无一技之长,只会吃爹嚼向妹子伸手,五尺多高的汉子没有一寸可取之处。”(刘绍棠《野婚》)

老和尚扒拉土豆烧牛肉—开洋荤

【注释】讽刺人吃到了平时无法吃上的鱼肉等荤腥食品。

【例句】本来,按里程和时间计算,拉拉味应该比阿什库老人和小战士窦宝回来早。可是拉拉味一路上走走停停,又是吃,又是喝,又是,真是老和尚扒拉土豆烧牛肉—开洋荤了。(俊然《长长的乌拉银河》)

老家雀打食—一口一口喂

【注释】家雀:麻雀。指按照一定的步骤给人或动物东西吃。

【例句】“我是老家雀打食,才能一口一口喂你呀!”(刘绍棠《荆钗》)

漏斗嘴—能吃

【例句】这个丫头与众不同,呱呱坠地,嗓门比大胖小子还高八度;晚瓜却个儿大,漏斗嘴能吃。(刘绍棠《京门脸子》)

卖布的丢了剪—光剩下尺

【注释】卖布的主要工具是剪子和尺子,若丢下剪子,则只剩尺子。尺:与“吃”谐音。讽刺人光想着吃东西。

【例句】这几天他更是像迎来了难得的好时光,来了个一睡方休。这不,刚刚吃罢鬼子给送来的午饭,他就又去游高老庄了。“大洋马,醒醒!”闲不住硬是把他给叫起来。“怎,又开饭了?”大洋马睁开瞰陇的眼睛问。“你……卖布的丢了剪—光剩下吃(尺)

了。”(刘江等(太行飞虎队》)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

【注释】表面磨光的砖头。形容食物吞咽得很快。

【例句】那小的们,又端了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了了。众值仆见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着实又光又溜!”那唐僧一卷经还未完,他已五六碗过手了。((西游记》)

青草地里放老驴—个个饱

【注释】指全部都吃得很饱。

【例句】吃吧!你拿一块,我幸一块,你争我夺,打得头破血流,有的抢不上腊肉,就抢蜡烛吃。真叫是青草地里放老驴,个个饱。(安徽阜专区文联《圈圈战》)

蹋蹋渗并—灌不满

【注释】蹋蹋渗井:井壁和井底渗漏的井。本指井里漏水无法灌满。转指人酒量深得不易醉。

【例句】这酒家里这时已没有了客人,只有一个淡金生。这响声过后,酒家的经理便走了进来,看着淡金生笑道:“醉了?我还以为他是个蹋蹋渗井,灌不满呢!玉玉,你送他回去吧!”(硝石《丑镇》)

铁丝儿裹脚—没这么缠的

【注释】缠:与“馋”谐音。指人看见好的食物就想吃。

【例句】福子,这你不知道吧?北平有个姓刘的,卖的羊爆肚那叫好吃,比天津的煎饼果子嘎巴菜强多了!嘻嘻,我这媳妇是铁丝儿裹脚—没这么缠的!嘻嘻…(郭启宏《白玉霜之死》)

土地爷吃麻花儿—服不住这供献

【注释】服不住:方言,满足不了。供献:供品,用来供奉神、佛、祖先等用的瓜果酒食。指所提供的食物满足不了需要。

【例句】真正充起饥来,就不行了,莫说今晚队员们还要来回百把十里路去拼杀,就是安安稳稳躺在坑上睡觉,恐怕也熬不到明,赵亨德凑过来说:“李大嫂,我看这伙人是土地爷吃麻花儿—服不住这供献。再给大家来点杭硬的吧!”(刘江等《太行飞虎队》)

鸭子不吃瘪稻—肚里有食

【注释】鸭子不挑挑拣拣,不吃瘪稻谷是因为不饿,故为“肚里有食”。指人不吃东西是肚子不饿。

【例句】万寿余道:“算啦,算啦,鸭子不吃瘪稻,肚里有食,他饿了,.自已会回来的。”(陈登科《风雷》)

羊群的狗—混干粮

【注释】指只会混饭吃,不做事。

【例句】二拴高兴地说:“兴江子,你这治安员还没白当,有你的!过去,我还以为你是羊群的狗—混干粮哩!办点事可真行!”(马庭英《猫峰堡传奇》)

猪八戒进厨房—会吃不会干

【注释】指人只会吃东西不会做事。

【例句】这泡的是啥茶嘛,甜不滋滋的!我看你是猪八戒进厨房,会吃不会干的货!(保元璋《小两口算账》)

猪八戒卖凉粉—样数不少,滋味儿不小

【注释】本指猪八戒好吃獭做,如果他卖凉粉,一定样式多且滋味儿好。指饭菜花样又多又可口。

【例句】李广和说:“今儿黑夜这桌席,是猪八戒卖凉粉,样数不少,滋味儿不小。他觉得穷哥儿凑在一声里过节,是心眼窝里发热。(刘江《太行风云》)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描写事业窘境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机遇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根基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有把握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阴险毒辣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臭味相投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用人不当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学识的歇后语

推荐热门

描写坏人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阴险毒辣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有把握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根基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机遇的歇后语 描写事业窘境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无力胜任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学识的歇后语 描写人才用人不当的歇后语 描写坏人臭味相投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