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中秋,圆梦中华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自古,中秋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习俗。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故称,中秋之夜,团圆之夜。
今年八月十五,我们一家一起去奶奶家吃团圆饭。因为,晚上我们要一起和叔公,姑婆他们一起到东岙山上的一个地方烧灶台晚餐、赏月。
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奶奶家,“叮――咚――”我按响了门铃,“嘎吱”一声,门开了,呀!是哥哥!哥哥也从温州赶到瑞安来了!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下跑去抱住哥哥,高兴地大叫。吃完饭,两点钟,我们准时坐上爸爸的“大白” 往目的地开去了。
大约过了三十五分钟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东岙山。然后爸爸带着我和哥哥去灶台那边准备开始烧火做饭。我和哥哥则去捡木柴,放在了灶台旁。爸爸把一根根细的木柴折成两半,用打火机点起来,放进灶台后面的孔里,火苗就像蛇一样扭动自己的身体,发出“嗞嗞”的声音,爸爸把木棒一根根放在灶台后面的孔里,火越烧越大,越烧越旺,由原先的一条小蛇,变成了一群蛇,“嗞嗞”地冒着火星。木材烧出的饭菜真的好香。
晚餐结束了,爷爷拉着我和哥哥,坐在了桌子的旁边跟我们讲述着爷爷的支边历程。
那是上个世纪的1970年6月5日,爷爷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瑞安县知青办统一安排下,远赴祖国的东北边疆,北大荒。在沈阳军区黑龙江兵团三师十八团,与当时二千多万的知青一起,屯垦戍边,建设兵彊,保卫边疆。
爷爷所在的三营二十八连,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温州等全国各地的知青。当时20来岁的男女小青年,在蚊子小咬袭人、挥汗如雨的酷热里,手握镰刀收割小麦与大豆。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从事水利,伐木等劳动,从来没人叫苦叫累,那种战天斗地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好好学习,发扬光大。
只听旁边的一声声喧哗,我和哥哥回头一看,原来篝火晚会就要开始了。爷爷就结束了他的回忆录,让我们去那边跟大家一起玩去。只见大人们把三条大木棍交叉的立在了一起,往下面放了一些树叶、木片,还有一些用过的纸巾,再往里面倒了一些油。点火,经过几番波折,火终于被点起来了。我们一群人手拉着手,一起围着篝火,转着圈,唱唱跳跳。
看,黄黄的月亮从那山顶缓缓地探出头来。从篝火的旁边望去,就像火焰托起那月亮似的。
就这样,我期望中的中秋家族团圆聚会就在这圆圆的月亮下结束了。回到家中,躺在床上,回想起爷爷当年支边的历程在自己的脑中一幕幕的回放……
相关文章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