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作文 > 读后感 >

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

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一)

身边的朋友经常说我是一个有个的人,而我也总认为自己的确和其他人有些不一样,自己只按照自己的心灵做事,只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愿委曲求全,附和别人。可是,看了龙应台的【野火集】才让我猛然惊醒,我这颗有棱有角的石子在生活的河流中,早已被生活之水磨得棱角几近全无。这,真的让我不知所措。到底是何时我的棱角被磨掉了?到底是怎样的“河水”把我快要磨成了圆滑的鹅石呢?

知道龙应台这个名字是在高中,看到她的文章也是偶尔散落在【读者】某个角落的温婉的散文。直到大二,中文系开设“中国当代文学”这一科目,才在洪子城编着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书后面的几页看到了一点关于龙应台这个作家的作者作品简介,才知道原来龙应台曾经的辉煌历史。然而,当时由于一些原因,我们的老师并没有提及这个作家,而我也只是因为曾经看过她的文章才自己有意识的关注了一下而已。所以,她的代表作品【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她的【野火集】,她在那个年代掀起的“龙卷风”,我丝毫不能感受到,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幸运的是,在大三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终于在我们的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小小地薄薄地书页发黄的书——【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野火集】。当时,我的惊喜不亚于无意中得到一块金子,于是马上舍弃其他已挑选好的书,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本书。书是借到了,可是却一直没时间看。开学之后,才终于用东拼西凑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吓一跳。才真正领略到何谓“龙卷风”,这把“野火”猛烈到什么地步。

通读全书,发现龙应台的文笔朴实无华,大多时候都是用陈述式语言和议论式语言,龙应台自己也说“尽量不用词句美丽而意义空洞的语言,不用成语,不喜欢模糊或象的字眼。甚至在说最象的观念时,也希望用最具体的生活经验与语言来表达。”也正是因为龙应台的采用最具体的语言才使得她的文章“文字锋利有力,见解独到,观察敏锐,析理深入”。

打开书,【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就冲击着我的眼球,冲击着我的大脑。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不生气的中国人之一。当看到别人在我身边吸烟时,我不在说“不”;当发现上课时有人不停地讲小话,我学会了忍耐;当碰到没素质的人乱丢乱扔乱写乱画,我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为什么不生气,因为生气没用。可是,看到这篇文章,我知道我以后还是要生气,该生气的时候就生气,该说话的时候就说话。我不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我要活出自我。

【幼稚园大学】、【机器人中学】、【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几篇文章则真正道出了多少学子的心声,道出了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多少问题。我身边的同学就是那种埋头用功、循规蹈矩的标准好学生,而像我这种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学习的“坏”学生则经常是被老师不屑一顾的,或者心里则对我的反叛质疑相当厌恶却只能用“不屑一顾”表现出来而已。不知道现在台湾的教育已经怎么样了,毕竟龙应台批判台湾的教育体制时还是1985年,用20多年的时间去改变台湾教育存在的问题是非常有可能的。然而,可悲的是,现在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还是龙应台85年时候的模样,因而,我的那些循规蹈矩、埋头用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实际能力都处在“幼稚园”阶段的同学可以得高分,得三好学生,得奖学金,而像我这种“不思进取”“无可救药”的学生则永远是“一边玩去”。

如果能让教育部门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职员都能看过龙应台写的【幼稚园大学】、【机器人中学】、【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这几篇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或许我们中国大陆的教育就不会这么糟糕了,我们的那些所谓的名牌大学就不用担心挤不进世界大学排名前列了。可是,我们的教育部门领导职员太忙了,忙着教育“乖学生”怎样得高分,忙着教育“好学生”怎样得三好学生,忙着教育“坏学生”不要“学坏”,忙着劝阻要“闹事”的学生不要“闹事”。

终于知道自己是如何快要被磨掉棱角磨灭个的了。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是不允许有棱角有个的人存在的。社会需要的是不刺痛他人“脚底”的光滑的“鹅石”,需要的是举手投足之间都像是机器人一样的学生。当老是碰壁直到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我原来也学会了“投降”,在不知不觉中收敛了我的“锋芒”,因为我也怕“疼”。

庆幸自己在没有完全磨掉棱角的时候看了【野火集】,我知道我的方向了。我要保有我的个,虽然在碰壁到鼻青脸肿的时候我会疼,可是,我不想成为那些可悲的“机器人”。

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二)

307借阅室好久没去了,前日进去游荡一番,发觉面目全非:书架重新摆放,排得更密,各种图书也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原来找本书是轻车熟路,现在得找老半天。我觉着有必要再熟悉下地形,于是在各个书架前又穿行浏览一遍。就在书架前流连途中,看到一本【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全新的,三联书店出版,不孬,我喜欢,遂停止游荡,借出。

作者龙应台,第一篇就是那篇大名鼎鼎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她的书还读过一本【大江大海、1949】,其他就没了。一直以来对龙应台有种误解,以为这是位男士。高中时看杂志常看到“龙应台”这个名字,这误解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看到一篇【给亲的安德烈】,一个母亲写给儿子的信,我才知,OMG,龙应台是位女人!以前也看到龙应台被称为“先生”,这更加深了当时的误解。大凡女人优秀到一个非凡地位后就被尊称为“先生”吧!如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资中筠先生……给其一个男称谓,意味着可以和男士们平起平坐,坐而论道。其实还是传统文化里男尊女卑观念作祟。

要说这本书的读后感,我也写不出什么读后感来,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全国大一新生初入学时该人手一本【野火集】,嗯,这样比较好,启蒙越早越好啊!

这本书不厚,读起来也不费力,说的都是常识,是80年代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上发表文章的合集,从书中得知,这本书在当年是多么畅销火爆,一版再版。二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龙女士在文章里批评的那些社会现象感觉那么熟悉呢?不自觉对号入座,这根本就是在说现在的大陆嘛!可文章批评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台湾。八十年代末台湾解严,政治由威权时代向民主政体过渡,(www.sbkk8.com)开始政轮替。谁说民主不适合中国人?无须什么高深理论,也无须什么中国特色或国情特殊,认同民主、自由、法治、宪政、人权这些普世价值,全世界都带你玩!明明有桥,它非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说进入了深水区,你丫·淹死活该!俺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神马东东。人家台湾护照免签国家已达到124个,伟大的PRC多少?24个。神马人民,神马群众,神马和谐,都是浮云,手里有选票就是大爷!

驹台湾的感知和认识多来自流行歌曲、零散看过的文章电影。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苏芮、张信哲、张惠妹、林志炫、小虎队……非常喜欢这些人的歌。从郑智化的【淡水河边的烟火】知道台湾有条淡水河,从动力火车【忠孝东路走九遍】知道那条有名的忠孝东路,从痞子蔡的文章里知道了成功岭新兵训练营。去年暑假读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对台湾多了些了解,知道了那个轰动一时影响深远的“美丽岛事件”,这本书不错,了解台湾很适合读。从一些蔡智恒的文章零零散散可窥视台湾大学生的生活,蔡智恒非别人,写【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位,【711之恋】【尔兰咖啡】【孔雀森林】……圆山饭店,士林官邸,明山庄…这些政治地标更是耳熟能详。幸亏有这个小岛,中华文化才不至于被连根拔起,保存了一丝血脉。一提起台湾香港,我脑中立刻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大街上写着繁体字的招牌,霓虹璀璨,熙熙攘攘。

陈丹青先生曾说:在美国大街上看到的男男女女都长着一张没受欺负的脸。这样来讲,现在中国人不是一张欺负人脸,嚣张跋扈;就是一张被欺负的脸,唯唯诺诺。这个社会,戾气太重,暴戾之气。有生之年,很想去台湾看看,看看那片土地是否古风尚存,是否还有那种“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看看有选票的人脸上的那种自信,不受欺负的脸是种什么模样。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篇文章很早之前读过,忘在哪读的了。这样的文章该入选初中或高中语文课本,民主启蒙越早越好啊!抄录其最后一段,向龙女士致敬!

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作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你一定要很大声地说。

分页:123 « 我无数次幻想过未来的模样爷爷铁床下的密室第七个钥匙孔读后感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龙应台野火集读后感
本文地址:http://www.sbkk8.com/duhougan/61898.html

关于本站

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
感动一生的情怀,执著一生的信念,
成就一生的辉煌,炮烙一生的记忆。
谨以此站献给所有默默耕耘、磨砺   
   心智、一生坚守的朋友。

最新励志文章

再换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400字 草房子读书心得600字 《活着》读书心得1000字 《童年》读书心得500字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700字 读后感500字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600字 神秘岛读书笔记600字 草房子读书笔记800字

推荐热门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400字 草房子读书心得600字 《活着》读书心得1000字 《童年》读书心得500字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700字 读后感5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500字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600字 神秘岛读书笔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