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民族对星星也加以命名,如我国古代的叁垣二十八宿中的星,以帝王、百官、人物、器一具、动植物等名称命名,如天皇大帝、九卿、织女、贯索、瓠瓜等。而西方最早从巴比伦人替星星命名,经过阿拉伯人、希腊人等陆续增列,现今大约有200颗恒星有它们的专名,如天狼星(Sirius),织女星(Vega)。
西元1603年德国的贝耶(Bayer)发表着名的星图“Uranometra”中,恒星依其在星座中的亮度,按希腊24个字母的顺序标记,在字母后面附记该星所属星座名,如α Orionis,希腊字母用完后就用拉丁字母(a,b,c……及A,B,C……),另外,英国皇家天文台的弗莱斯德(Flamsteed)鉴於星座中恒星过多,字母不敷使用,因此用数字来表示如32 Leo ,数字的次序由星座东至西编排,这样所有的星星都可以有名字了。